猪苓采用半野生栽培方法,可以节省劳力,减少投资,提高经济收益。
一、 半野生栽培的环境条件
选取土层较厚、腐殖质较多的灌木丛生的阔叶林或混交林。试验表明,在灌木丛生的地方猪苓生长较好,尤其是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为适宜。这种林地土壤中有密集交错的粗细树根,腐殖质较厚,并有取之不尽的大量落叶可以成为密环菌所需营养的来源。地势上应选择较平坦,坡度小于15°的缓坡地和洼地,但易积水的地方不宜栽培猪苓。半野生栽种猪苓主要靠自然雨水浇灌,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是提高猪苓产量的关键。为防止土壤水分大量蒸发,宜选择有一定林木遮荫条件,并能透过一部分阳光的林地。猪苓的菌核在地温低于8℃及高于25℃时就会停止生长。
为保证猪苓有尽可能长的生长期,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种植地,如在1000m以上的山区或在我国的北方地区,就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坡;而在南方低山区,则应选择东西二面的二阴坡,以避免夏日长期曝晒导致土壤温度过高,影响猪苓的生长。另外,还要注意不要选择陡坡、山沟边及山道旁栽种,以免被水冲走或遭到踩踏。
二、栽培方法
半野生栽培法一般选用直径3—5cm的树枝作菌材,锯成30cm小段,每3—6cm砍一个鱼鳞口,两面错开。菌材的培养方法参照窖养菌材的方法,只是排列稍密一些。选择好栽培林地后,在大树旁灌丛中,扒开腐枝叶,挖1个宽约10cm、长30cm的坑,找到1根比较粗(直径4~5cm左右)的树根,刨破其根皮,下面垫上1层落叶,将1根长30cm已培养好的菌材紧贴其放置,并将菌材上密生密环菌的鱼鳞口朝向树根,再把掰成小块的苓种放在菌材的鱼鳞口,使苓种的断面与密环菌结合,上面盖上落叶,然后用细土盖上,轻轻压实,再盖上枯枝落叶,任其自然生长。